导航

当前位置:环球资讯新闻中心财经新闻

拜耳2025进博亮出农业创新“组合拳”,领丰计划惠及广泛中国农户

     【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张阳】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(进博会)的脚步日益临近,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已整装待发,超5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,36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上,“老朋友”坚守与“新伙伴”加盟的故事正在书写。

作为八届进博“全勤生”的拜耳正积极筹备,将以一系列前沿创新成果和解决方案亮相。本届进博会上,拜耳作物科学作为拜耳的三驾马车之一,不仅将展示覆盖营养肥、生物刺激剂及微生物菌剂的全新作物健康品牌“德来®”,还将重点推出根域®守护2.0解决方案,聚焦土壤与根系健康,同时通过“领丰计划”赋能本土零售商,助力小农户实现丰产丰收。

双展台聚焦核心领域,德来®品牌与根域®守护2.0方案首发

“今年是拜耳第八次参加进博会,我们非常荣幸能继续在这个开放、共享的平台上,为中国农业共谋发展。”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客户赋能总监李一凡介绍道,本届进博会,拜耳作物科学将采用“双展台”形式,在医药馆与农食产品馆同步发力,构建起“技术+产品+服务”的全方位展示体系。在医药馆,拜耳展出国际前沿植保解决方案与本土合作项目,并重磅推出全新作物健康品牌——德来®,该品牌源自德国品质标准,覆盖营养肥、生物刺激剂、微生物菌剂三大品类,旨在通过科学营养供给提升作物抗逆能力,呼应中国“农药减量增效”政策需求。李一凡强调,中国作物健康市场体量已达百亿级,德来®品牌“汇集全球智慧,严守德国品质,保卫作物健康”的愿景,将为农户提供更精准的作物健康管理方案。李一凡说。

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客户赋能总监李一凡

针对当前农业领域关注的土壤可持续问题,拜耳进一步升级“根域®守护”解决方案,2.0方案提出“根域守护三环”体系。该体系以“杀线虫、防病害、补营养”为核心,不仅关注土壤本身,更覆盖微生物、微生态等根域周边生态环境,可针对草莓、番茄等经济作物,以及水稻、玉米等主粮作物的不同需求,提供定制化服务。“因地制宜是方案落地的关键,例如北方保护地蔬菜需重点防控线虫,南方根茎类作物更关注土壤肥力维持。”李一凡解释道,目前该方案已在多地实践中提升作物根系吸收力,助力构建平衡根域生态,与拜耳再生农业理念高度契合。

种业展台同样亮点纷呈,拜耳此次带来九大全新玉米品种,其中七款为中国首发,并推出玉米种子新品牌“农倍乐®”。这些新品种经过本土化适配,能更好适应中国不同区域的气候与土壤条件,为农户丰产提供支撑。

应对气候挑战与粮食安全:以少产多”理念推动可持续农业

近年来,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,已成为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农业生产的重大变量。李一凡坦言:“近几年‘雨线北移’,今年华北地区降雨频繁,导致黄淮海流域玉米晚收、冬小麦播种推迟,春季干旱又影响小麦生长,这些都凸显了提升农业韧性的紧迫性。”对此,李一凡提出,拜耳正从技术研发、产品创新、服务升级三方面构建应对体系。

在技术层面,拜耳践行“以少产多、丰产复苏”的再生农业理念,承诺到2030年将作物保护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减少30%,同时不降低作物产量与健康水平。通过德来®品牌旗下作物健康产品,帮助提升作物抗逆性,减少极端天气下的农户经济损失;种业领域则通过育种技术改良,增强作物自身抵御干旱、病虫害的能力。同时,依托本地化技术服务人员,根据当地气候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种植习惯,为农户提供量体裁衣的种植服务。

从行业趋势来看,国际粮农组织(FAO)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粮食产量需较2020年提升70%以应对人口增长需求,而全球耕地面积因城市化进程呈下降趋势,提升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关键。“农药仍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投入品,但需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效、低耗使用。”李一凡提到,中国“化肥一减三提”(重点减少化肥用量,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量、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以及化肥利用率)和农药减量增效政策与国际趋势高度一致,拜耳的根域®守护、作物健康产品正是对这些国家政策的落地响应。

数字化赋能与本土合作:领丰计划150家门店扎根

“中国农业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因地制宜。”李一凡介绍,自2024年启动的“领丰计划”正是拜耳本土化战略的重要抓手。该计划通过赋能农资零售商,搭建连接小农户的服务桥梁。目前,全国领丰门店已突破150家。

“每家领丰店均配备示范田,由拜耳技术人员结合当地种植特点,制定适配的作物解决方案,同时引入‘拜耳飞将军’无人机飞防服务、数字化推广工具,提升服务效率与精准度。”李一凡解释道。

他举例道,在黑龙江哈尔滨,领丰店主高文春依托拜耳“爱玉优®”除草方案和“飞将军”平台,为大规模玉米种植户提供高效杂草防控与飞防服务;而在海南,店主余惠榕则针对火龙果、瓜类等高价值经济作物,提供从地上植保到地下营养管理的定制化方案。“这些案例证明,只有深入田间地头,才能真正解决农户的痛点。”

此外,拜耳在数字化农业领域的布局也逐步深化。全球层面,“CropKey(拜耳农匙)”研发方法通过AI虚拟筛选与大数据建模加速新分子设计;FieldView数字农业平台、GenAI工具为农户提供智能田间管理服务。在中国,“拜耳飞将军”项目借力低空经济发展红利,已成为服务农户的重要植保工具,构建起“产品+服务”的飞防共赢生态;同时,拜耳通过直播、短视频等数字化营销手段,更高效地向终端农户传递植保方案。

进博会成开放合作窗口,持续深耕中国市场

连续八年参展,进博会已成为拜耳作物科学连接中国市场、拓展合作的重要平台。李一凡坦言,从2024年领丰计划首家门店在进博会揭幕,到今年带来了这一项目的最新合作进展及众多创新成果,拜耳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,也通过这一平台将全球创新技术与本土需求深度融合。“中国农业正从‘追随者’向‘引领者’转变,在数字化、创制化合物等领域的发展举世瞩目。”

据悉,拜耳作物科学在中国已深耕60余年,目前在江苏丹阳设有创新研发中心,杭州新供应中心也于2025年正式启用。“依托本土化研发与生产实力,我们将继续聚焦农户需求,把更多像德来®、根域®守护这样的创新成果落地中国田间。”李一凡表示,未来拜耳将以进博会为契机,持续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,助力中国实现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。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若有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
上一篇:万人守护蔚蓝岸线!第九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日照站温情启幕
下一篇:已经没有了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hqzx.caijx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